一次搞懂「流行唱腔」與「美聲唱法」的差異

在學習歌唱之前,必須先瞭解我們是用何種方式發出聲音,

使用科學的方法理解,更會比起學習坊間的想像學習更有效率。

 

首先人類的發聲系統是一系列的肌肉及腔室的作用結果,

在發聲前,我們需要吸入足夠的空氣至肺部

(許多歌唱老師會說吸到腹部或丹田其實是幫助想像,人體能儲存空氣並加以運用的器官只有肺臟),

接著隨著胸腔肌肉的擴張和收縮,空氣入肺臟經由氣管排出,在排出時經過聲帶,

這時歌唱者控制聲帶讓經過的空氣得以震動聲帶產生聲音,這聲音再經由各個腔室共鳴達到放大或音色改變的效果。

依照歌曲的演唱風格,演唱者需要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發聲,舉凡流行音樂、音樂劇、歌劇、崑曲、日本演歌,

依照當時的時空背景及演唱場地因素而有所改變,但這裡以主要大眾較常接觸的流行歌曲唱法及美聲唱法做個簡單解說。

流行唱腔

 

台灣流行歌曲可以追溯到歌仔戲的演唱風格,然後隨著日本時期的日本演歌唱腔,

到戰後美軍駐台引進的大量西方流行曲風,接著隨著政治環境改變的民歌風潮,

最後現今受到全球化影響的現代,台灣的流行歌結合了多種唱腔,演唱者能藉由先進的設備加以輔助,

讓歌曲更進階到另一個層次,彷彿欣賞一首歌,更像在看一段電影,也更能體會演唱者當時的表情反應,

如身歷其境之感,因此,為了能良好的發揮,歌者必要時在唱歌時追求的不如美聲唱法那般,

要求聲音的共鳴,因此更能唱出較美聲更為豐富多變的音色。

 

 

美聲唱腔

 

美聲唱腔發源於歐洲,起初是作為讚頌神明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當時的器樂發展不像今日完整,

故為了使聽眾能清楚的欣賞演出,除了在舞台建築樣式下下功夫以外,歌者必須使用自身的身體作為共鳴腔,

盡可能的使聲音宏亮,且具有容易傳遞的性質,為此,美聲唱法就陸續的發展出來,

美聲唱法主要是藉由人體構造,使聲音能最自然的發聲,透過鼻腔、胸腔、頭腔等共鳴,

使聲音飽滿圓潤,另外美聲唱法會依照演唱歌曲型式,例如藝術歌曲、神劇、歌劇會有所不同。

 

 

撰文者:李悦綾

歌唱教學師資介紹

各類歌唱教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