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唱歌後想自己詞曲創作?4個層面帶你找到詞曲的靈魂
許多創作人在創作的某一個階段都會遇到一個問題:
「我的歌總感覺聽起來很像某某某,感覺不到自己的特色。」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的經驗談。
關於曲
先來討論曲的部份,大部分人的狀況是較屬於前者,其實這就跟你平時聽的東西很有關係。
首先必須先擴展自己聽歌的範圍,試著去欣賞你未嘗試過或是根本不喜歡的東西,不論曲風,每個作品裡面都有值得吸收的部份,而你的聽歌習慣長期下來就會影響你腦中自然創作出來的聲音模樣,若要能夠內化,除了多聽以外,也需用心聽,甚至可以從更理性一點的角度去分析。
例如聽到了某一首歌有一個段落的感覺你非常喜歡,你想寫出類似的感覺,那就去仔細聆聽並找出它這一段用了什麼和弦進行、它的合聲是如何安排、它的節奏是怎麼樣的,當你下次在創作想要寫出類似的東西時,至少就先有一個頭緒了。
淺意識的創作要能被聽歌所影響,是長期的事情,但如何在短期內就能夠做到寫出較不那麼容易與其他人相像的東西呢?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必須去有意識地找出你的慣性並且躲避它。
從樂理的層面:
可以多去熟悉一些七和弦、九和弦、sus2、sus4系列等等這些比較不常見的聲響,
然後以樂理的角度理性創作,刻意去瞄準這些較為不常見的聲響,而非就是隨著自己平常所習慣的方式創作,或許就會有不同的突破。
從感性的層面:
試著在你的生活經歷中找出那些自己的心境,並深入去探索它們,挖掘自己最深處的感性,並將它們實體化變成旋律,先不論市場取向與是否讓其他人有共鳴,有時候這件事情是可怕的,但是身為創作人,這是我們必須去做的,否則你詮釋出來的聲音,可能永遠都不是你真正的聲音。
關於詞
詞的部分,我也會把它分成理性與感性兩個層面,理性即是你的措辭、你的文法、你的韻腳等,要記住詞是能夠影響表達最重要的一環,若詞寫的不合適,曲就算寫的漂亮,也很有可能因為詞的不合適而被忽略或是低估。
從理性的層面:
可以多去參考其他你認為寫得好的作詞家,不一定是要你喜歡的,但是客觀來說若你覺得他們是有東西能夠學習的,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林夕、李宗盛等等,就多去閱讀、吸收並了解它們是如何與曲相互輔佐;練習多寫、多揣摩;其母音與旋律的搭配,子音與表達的搭配,措辭與表達的聯繫,韻腳與感情的傳遞,這都是寫詞所需要去注意的。
從感性的層面:
其實跟曲一樣,必須先找出一個你自己的目標,並且透過理性的規則去想辦法達成這個目標,想辦法讓詞不是模糊了你的訊息,而是更清晰的傳達了你所想傳達的訊息。
而這些目標也大多來自於想像以及自己的生活經歷,在方像這一個部份你可以試著更天馬行空、更誇張一些,但是在成功傳遞這些訊息的路上,就必須依靠理性的規則去做為媒介。
當你熟知理性的規則,唯一必須擔心的就只剩下你的訊息方向是否是你想要的以及對你來說這個是否是值得傳達出去的,也請謹記詞曲雖表面上是不同的兩件事,但是它們的目標是一樣的。
要讓自己的歌能夠準確傳達訊息與情感,就必須將兩件事作為一件事來看,而非只是寫出好聽的旋律、精緻的歌詞,然後將兩者湊在一起而已。
暸解課程費用及上課方式 ??
專人為我解說課程 ??
_
撰文者:黃汰臨 老師